iot 边缘计算

为啥

前两天有个老哥问我边缘计算的东西,我这边就得去看一手了,边缘不是啥新概念,但是应用场景从概念变成商业落地了。

今年四五月份,国家提出边缘计算战略,这个就很快公有云厂商就落地了边缘计算(阿里云,华为云,腾讯云)

边缘计算概念及市场前景

边缘计算:把一些云上的计算能力下沉到边缘侧,从集中部署服务在公有云上,可以就近部署在设备侧。
主要优势
1. 低延时:就近计算,处理业务。边缘侧缓存数据能活应对弱网络及断网情况。
2. 定制化,降低成本:对不同的使用场景,部署不同的边缘能力。接入不同的设备。
3. 数据处理多样化: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个优势点,区别于公有云的统一数据处理,可以选择是否将数据传递到云端,算是私有云的一种表现了吧,对于客户来说,数据的决定权能掌握住很重要。

为啥要加场景:
这个边缘计算出来好多年了,前两年没有人工智能这么火,现在ai热点过了,市场又去找其他的了,因为5G来了呀,低延时的诱惑很大。

边缘计算的东西真的不是新东西,目前来看就是南向接入下沉到边缘侧,使用mqtt与云端连接。和以前的云端iot的最大区别就是这里,当然边缘主要时研究如何在边缘侧实现南向接入,边缘部署服务及安全传输到云端。

kubeEdge

这个就是kubernetes 边缘部署的能力,大部分厂商的边缘部署用的都是他,但是你们从官网介绍上面就没看到这个。。。

我先给你们引个路,具体自己看文档
kubeEdge官方文档

厂商之间的架构分析:

阿里云的物联网边缘计算

现在是公测版,手动建立一个物联网平台,然后让我装一些阿里云的边缘实例,感觉全程很顺手:

阿里轻量版选择的是arm的,我的树莓派又双叒叕可以用了。

感觉最近阿里在lora上面主推东西,后面大概NB用华为,lora用阿里了╮(╯_╰)╭

华为的一个介绍

https://blog.csdn.net/gui951753/article/details/84792772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